第四百一十八章 运气好,意外接到丁香鱼生意_1983小海岛,从养殖大户开始
爱书小说网 > 1983小海岛,从养殖大户开始 > 第四百一十八章 运气好,意外接到丁香鱼生意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四百一十八章 运气好,意外接到丁香鱼生意

  刘正源,

  榕城水产品加工厂的一把手,至于是什么级别的干部,李多鱼不是很懂,但权力挺大的。

  可以这样说,不管是渔民和鱼贩子,只要能跟他搭上关系,一整年的销路都不用愁。

  先前青口码头的鱼贩子,一半都被他给收编了,现在是厂里的业务员。

  李多鱼第一次跟他接触,是在县城的【第三届榕城水产会议】,也正是因为他提出要建一个制冰厂,后来才有了这家分厂。

  听说,分厂建好后,一开始从市里面被调到分厂的干部们,都恨死李多鱼了。

  可没想,这个分厂的生意非常好,工人效率也很高,不到一年的时间,从产量,利润和营业额,直接碾压市里面那个老厂。

  再加上组织大力发展青口码头,榕城水产加工厂决定以这边为核心,老厂那边只留了两条生产线。

  这也导致有些不愿到青口码头上班的工人,只能下岗,另谋出路。

  而那些一开始被分配过来的干部,反而躲过了这波下岗潮,现在也不骂李多鱼了,反而觉得他很有远见。

  让李多鱼惊讶的是,站在刘正源厂长左侧那个人,居然也是个熟人,是他们赴日考察团出发前的日语教师。

  李多鱼想了下,也觉得挺正常的,毕竟这家水产加工厂主要还是以出口生意为主,肯定需要翻译,而这位谢老师的日语非常好。

  见到李多鱼后,刘正源笑道:

  “这两天,刚好还想找你呢,没想在这直接遇到了,对了,给你先介绍下,榕城大学的谢友正老师。”

  戴着眼镜的老师,微笑说道:“多鱼,还记得我吧。”

  李多鱼点头道:“谢老师,好久不见。”

  刘厂长愣了下,惊道:

  “你们认识啊。”

  李多鱼解释道:“刘厂长,我出国考察前,就是谢老师教我们日语的。”

  “这样啊,看来谢老师真是桃李满天下,没想李主任还是你的学生。”

  “不敢,不敢。”

  李多鱼看饭馆里已经没有位置了,便说道:“刘厂长、谢老师,桌子小了点,挤一挤,一起吃吧。”

  “可以啊。”

  几个刚才还很紧张的大学生,见自己的老师,没地方坐着吃饭,当场站了起来。

  “小芸,我们吃饱了,先走了啊,接下来的菜,就不要上了。”

  几个大学生脚底抹油,直接开溜,为了不被发现,走的时候,连带着啤酒瓶都塞口袋里了。

  谢友正看了眼这群学生,淡淡说道:“有没有吃饱啊,下午画图别出错。”

  “吃饱了,肯定不会出错。”

  见同学没怎么吃饭,就直接走了,陈小芸直接从后厨出来,发现同学全都没了,可看到眼前的人后,她愣了好几秒。

  “老师,你怎么也来了。”

  李多鱼好奇道:“小芸,你们也学日语吗?”

  陈小芸摇头道:“没有啊。。”

  谢友正解释道:

  “其实,我主要还是教建筑学的,给你们教日语,是被学校领导赶鸭子上架的,想起来,教的乱七八糟的,还真有点丢脸。”

  “老师您谦虚了,您的日语教的可好了。”

  谢友正有些汗颜:“李主任,你就别捧杀我了,我还不清楚,你那个日语肯定不是我教出来的。”

  “您就别谦虚了。”

  刘正源接着道:“多鱼,还没吃饭吧,咱们一边吃一边谈事情,这顿饭我请了。”

  李多鱼点点头。

  老陈见他们一起吃饭,再加上来的这两人,一个是隔壁那个大厂的领导,另一个是小芸的老师。

  老陈赶忙问道:

  “多鱼,你那个炒线面和猪肝汤还要吗?”

  “做好了,就先给我吧。”

  “还没呢。”

  实际上,已经炒好了,可老陈还是说道:“刚刚一直都在忙,还没有下锅。”

  听到还没有下锅,刘厂长赶忙说道:“今天这顿,我请了,你就别吃线面和猪肝汤了。”

  李多鱼思考了下,“那好吧。”

  老陈不解地看着李多鱼,这小子什么时候,关系这么牛啊,跟这些领导又是握手,又是称兄道弟的。

  在交谈的过程中,李多鱼这才得知,原来这位老师,竟然是位海龟,大学是在岛国的早稻田念的建筑专业。

  给他们教日语,只是顺便而已,他并不是专职的日语老师。

  而最让李多鱼惊喜的是,谢老师也是这次风力发电装置的安装人员之一。

  刘正源说道:“是这样的,我们厂最近接了个外贸定单,要捕捞大量的小鱼。”

  “而那种鱼你们岛附近挺多的,有点透明的那种,不是很大我想委托你们岛的渔民进行捕捞。”

  刘厂长刚开口,李多鱼就知道是什么鱼了,不过他不点破,等他继续说。

  “本地一种叫离水烂的小银鱼,以前咱们渔民一般都看不上的,可没想岛国那边很喜欢吃。”

  李多鱼问道:“那种鱼啊,是不是有点透明,非常小,大概都在两到三厘米左右,捞上来一个小时不到,就会烂成粥的那种鱼。”

  刘正源惊喜道:“没错,就是那种鱼,果然跟李主任谈事情,就是轻松。”

  刘正源最近因为这个外贸订单,都快给愁死了,这个单是外贸局分配下来的。

  这种鱼是有季节的,同样也是有时间限制的,岛国那边希望这个月就能完成。

  结果接到单后,他才知道这种鱼不是特别好捕捞,渔民要想捕捞这种鱼的话,就必须要上细网。

  且这种鱼捕捞后,一两个小时内,不管你放不放冰块,都会很快开始解体。

  比那个龙头豆腐鱼,更像是豆腐,当地的渔民帮他捕捞了几次后,就直接放弃了,因为实在太过麻烦了,赚的也不够多。

  经刘厂长这么一描述,李多鱼更加确定了,应该是就是小丁香鱼。

  不过这个年代,还没有丁香鱼这种叫法,本地渔民对这种鱼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称呼。

  担担岛对这种鱼就有好几种叫法,有的渔民叫它“小银鱼”。

  有的叫它“抽条”。

  也有叫“透明鱼”和“离水烂”的。

  没猜错的话,刘厂长这个外贸订单应该是岛国的,因为岛国人特别看重身高问题。

  一直都很想通过饮食改变矮小的国人的基因,而丁香鱼非常小,无骨无刺,非常适合当早餐和小菜,岛国的小孩也很喜欢吃。

  刘厂长感慨道:“其实,之前我找过不少渔民去抓过,要么抓错鱼,要是来的全是烂掉的,来的要么是透抽,要么是小公鱼,说他们抓错了,还非得跟我吵一下。”

  “刘厂长,说实在的,这种鱼还真挺难分的,本地渔民会抓错也挺正常的,我想问一下,是要收鲜鱼,还是收鱼干?”

  刘正源一脸惊讶:“这种鱼捕捞上来,很快就烂掉了,你有办法做成鱼干。”

  李多鱼肯定道:“有办法,我这边可以给你生产两种规格,一种是煮熟的小银鱼,另外一种是晒成鱼干你给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aishu7.cc。爱书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aishu7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